1、核心符号系统:跨文化认知锚点
超级符号:从Logo中提取核心图形(如数据流、蜂窝网络),衍生动态辅助图形库,适配多场景应用;
文化转译:将“连接”概念转化为可识别符号,如脉冲波纹(全球通用)与丝绸飘带(呼应一带一路市场),降低地域认知壁垒。
2、动态色彩体系
主色:科技蓝(#0057E9)+ 能量橙(#FF6B00),平衡专业性与活力感;
次色:太空银(渐变金属质感)、霓虹紫(数字端高光点缀);
场景化扩展:针对东南亚市场增加热带绿色系,欧美市场强化黑白极简对比。
1、数字优先的交互体验
动态VI组件库:开发可交互式SVG图标,官网光标悬停触发数据流动动效;
AR品牌手册:扫描VI手册封面,激活3D产品拆解动画,强化技术可视化表达;
暗黑模式规范:定义夜间界面色彩梯度(如蓝转深紫),确保品牌符号全天候一致性。
2、实体场景渗透策略
环保物料系统:采用大豆油墨+甘蔗纤维纸,外包装标注碳足迹二维码;
智能包装联动:产品盒内置NFC芯片,手机触碰即跳转多语言使用指南;
展会装置设计:以VI辅助图形制作LED光带迷宫,参观路径同步品牌故事投影。
1、跨界联名规范
联名层(Co-Branding Layer):定义合作品牌Logo占比(≤15%)、色彩融合公式(如科技蓝+联名色按7:3叠加);
限定版VI:与电竞/IP合作时,允许局部霓虹光效强化,但保留核心符号轮廓。
2、用户共创入口
DIY工具包:开放辅助图形矢量源文件,用户可生成个性化壁纸/海报;
虚拟品牌大使:基于VI色彩创建3D数字人,用于直播与客服场景。
简约时尚国际化的设计
设计总监免费咨询与评估费用 198 2025 8453